游离钙出现问题是由于窑尾温度低或者有塌料、掉窑皮,甚至喂料量不当。传统意义上游离钙的操作存在很大的弊端,通常是先打慢窑速,然后窑头加煤。这种方法对氧化锌回转窑中游离钙的分解是很不合适的,容易引起不良现象:
1、缩短了耐火砖的使用周期。窑尾段的温度一低,突然加煤使窑内火焰严重受挫变形,火焰形状发散,不但煤粉无法燃烧完全,还严重伤及窑皮。同时减慢窑速后,物料停留时间增加一倍以上,负荷填充率及热负荷都在增大,这些都成为降低窑内耐火衬料使用寿命的因素。
2、加大了窑的烧成热负荷。分解窑是3r/min以上窑速实现高产的,慢转窑后似乎可以延长物料在窑内的停留时间,增加对游离氧化钙的吸收时间。但是,慢转的代价是加大了料层厚度,所需要的热负荷并没有减少,反而增加了热交换的困难。窑速减得越多,所起的副作用就越大,熟料仍然会以过高的游离氧化钙出窑。
3、增加热耗。有资料证实,分解后的CaO具有很高的活性,但这种活性不会长时间保持。由于窑速的减慢而带来的活性降低,延迟了900~1300摄氏度之间的传热,导致水泥化合物的形成热增高。所以,降低分解窑的窑速绝不是应该轻易采取的措施。
4、窑的运行状态转变为正常所需要的时间长。这种方法至少要半小时以上。